卫生院事迹材料

时间:2024-07-03 16:05:13
卫生院事迹材料

卫生院事迹材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卫生院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院事迹材料1

29年中,王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

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王xx1962年出生在岭南,因为从小生活在岭南,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1982年,王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岭南乡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

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王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一想到这里,王就不愿再离开。“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王说。

在王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王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当雪人一样的王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王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

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一心为民情系病患

王从没忘记自己的誓言和责任,始终将患者的安危挂在心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精湛的医术解除了病人的伤痛,以真诚的情感扫除了患者的忧郁,获得山区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王时常告诫自己: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今年47岁的芦苏云说起王感激万分:“是王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救了回来。”20年前的一个晚上,芦苏云突然肚痛得厉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内科医生一起出诊,凭着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她初步判定芦苏云是宫外孕大出血。经过妊娠试验,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当时,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危急关头,王赶紧联系医院,并找最快的车最好的司机,把病人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连夜进行手术。芦苏云后来被告之,如果再迟半小时,她的命恐怕就没了。因为这件事,芦苏云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没事,她总会去王医师处走走看看,20年过去了,她们的友谊越发深厚。

工作中,王常常要接触很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病人。她处处替山区患者考虑,始终坚持用廉价实用的药物达到医病救人的目的。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普通门诊病人基本控制在三四十元之间。碰到患者一时拿不出钱来治疗,她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垫上,这么多年,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垫

付了多少医药费。凡是她看过病的人,都记得她的好。只要王医生下村去,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她往家里拉,一定要她吃了饭再走,或者坚持要送一些土特产给她,常常让她感动至极,但每每都被她婉言相拒。

王是岭南老少皆知的名人,她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热心助人是家喻户晓的。从事妇产科工作这么多年,她也曾多次碰到大出血、难产的病例,受卫生院条件的限制,不得不转送大医院抢救,她都全程护送,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后才离开。凡是她看过的病人,总会说:王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她不但耐心、细心,还十分可亲,就像是我们的亲人。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低廉的费用,使她声名远播,就连余姚、陈溪等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就诊。

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王一直认为,如果一个医生仅有高尚的医德,没有高超的技术的话,她还不是一个好医生。她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妇产科医生,而是不断拓宽领域学习提升超越自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全科医生。

妇产科是岭南卫生院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全年门诊收入占卫生院总收入的1/3以上,在上虞基层卫生院中也独树一帜。经王诊治的妇科疾病和儿童常见病有上万人次,接生的新生儿超过名,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差错。一次,一名赤脚医生给产妇接生时,产妇突然全身抽搐,几近昏迷。王赶到后一看就知道是产时子痫症发作,送上级医院已经来不及。情急之下,她采措紧急措施为产妇解惊解压,四五分钟后小孩呱呱落地,大人小孩都平安。产妇家属感激涕零,特地买来一袋苹果表示谢意,被她婉言谢绝了。王每年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急难危情,但每次都凭借精湛的医术成功化解。

王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还是一名全科医生,治疗普通内外科疾病同样十分专业。她先后在市人民医院进修,在温州医学院学习,参加全科医疗岗位培训,相继取得大专文凭和全科医生资格。,卫生院内外科力量随着医生的相继退休和调离明显薄弱。王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外科业务水平,成了岭南卫生院招牌式的全科医生。一天晚上,病人徐金水因小肚疼痛被送到医院。王对他做

了验血、b超、尿液等检查后显示均正常。病人家属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就要回家。王反复劝说留院观察,之后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80/40mmhg,经综合分析认为可能是内脏损伤,急送市中医院,ct显示结果是肠道破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当病人经医治后重获健康,那是王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

工作为重家庭为轻

王总是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 ……此处隐藏21259个字……在李冬平的带领下,灵仙乡卫生院领导班子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方式,在医院实行了“单病种收费最高限价制度”、“中医康复类最低收费制度”、“拒不收受红包制度”,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住院医疗费用如超出限价,超出部分按5:3:2的比例由医疗小组、科室、医院三方补齐,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的上涨和结构的失衡,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一目标,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六、无私奉献铸辉煌

对于医院发展前景李冬平非常自信地表示:有全院职工的团结与热情作坚强后盾,医院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而医院的员工们也高兴

地表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大幅度攀升,现在比从前的确累多了,但当看到医院像加足了马力的火车一样一路向前,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看到了医院发展的光明前景。还有重要一点,就是李冬平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了大家。他秉持公心,严于律己,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他耐心倾听职工们的意见,细心、周到地关心职工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积极解除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在事业面前,他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他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李冬平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党员、一个院长的光荣责任,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对事业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同志负责,李冬平严中有爱,一番良药苦口的批评教育让人心悦诚服,一缕真挚浓郁的深情厚谊让人春风满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就是全体员工对他的人格评价。

两年来,在李冬平的带领之下医院的中医骨伤专科得到了全面进步,医疗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李冬平带领着一群年轻业务人员扎根基层,在灵仙乡这个偏远的基层医院挥写了一曲华彩的乐章。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李冬平与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精彩、更动人。

卫生院事迹材料15

“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们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优势,党员要冲锋在前,带好头!”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支部书记、院长李俊带领全院20多名共产党员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保康县城关镇卫生院,流动着一道道白色的靓丽的身影,他们有的是伉俪情深的夫妻,有的是老牛舐犊的父子,有的是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他们坚持冲锋在一线、默默奉献在基层,用柔弱的身躯,筑起一道道坚固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力量。

疫情面前,她们是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的伉俪夫妻。

宦廷玺、万敏,肖飞、高荣两对夫妻都是保康县城关镇卫生院的职工,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他们一直坚守在山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请缨,宦廷玺、肖飞兼任120救护车司机,每天往返穿梭于全镇各村组、卫生院发热门诊、县人民医院等不同地方。经常是这个病人还未忙完,另个救护电话又响起,最多的一天跑了14趟,错过饭点、半夜起来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宦廷玺夫妇虽然同在一个医院上班,但由于工作科室不同,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宦廷玺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我们义不容辞。”

肖飞和高荣是一对夫妻,他们也同样是城关镇卫生院的职工。去年腊月二十八,本来在休假的夫妻俩听说疫发生后,立马结束休假回到了岗位,并主动请缨到高速路口监测点值班。

腊月二十九那天,保康的天气异常寒冷,飘起了雪花,他们夫妻俩却没有退缩,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一天一夜。后来,高速路口监测点增加了人员力量,大家轮换值班,夫妻俩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高荣上白班时,肖飞上夜班。除了交接班时间,夫妻俩几乎见不着面。两个人已经有20来天没在一起吃过一顿饭了。

疫情面前,他们是勇于担当、守在一线的深情父子。

保康县城关镇三溪沟村的王安华父子表现的同样出色。王安华是保康县城关镇三溪沟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他的儿子王乐振也是医学院毕业,90后的他毕业后一直帮着父亲管理村卫生室。自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他们父子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父亲在前面做宣传,儿子就在后面测体温,做登记……

大年三十,万家灯火之时,在父亲的带领下,王乐振深入农户家中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指导消毒防疫工作,王乐振说:“我们是村医,守护村民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希望能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危难的时刻,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兢兢业业守好自己的岗位。

同样做法的还有李发山、李坤父子、曾明悦、李莎母女,他们都是城关镇的医生、村医,他们每天早上8点钟开始拿着测温仪和登记表入户测量体温,向群众宣讲防控知识。疫情面前,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乡村医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都在为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面前,他们是全力以赴、走在一线的党员干部。

在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体职工齐心协力,严防死守。在疫情面前,党员们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当与作为,李兰新、杭富平、施红波、张天婧……志愿每天到高速出口卡点执勤,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山习芳、李莎经常为值班同事提供免费午餐、开水和取暖器,并换岗执勤,龚克强、吴磊每天坚持为同事们熬制中药预防汤……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暖心的行为,给予了彼此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战役的信心和决心。

“我得出去看看,绝不能让值班的同志们挨饿受冻!”天降大雪,万物滋润,大年三十的夜晚,李俊同志却更加坐立难安,一个电话放下又一个电话想起,她从家里拿了热腾腾的包子,急匆匆的出门了。疫情防控,后勤先行,作为城关镇卫生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李俊同志与大家一起争分夺秒,建起帐篷、配齐棉衣、取暖器等御寒物资。她将带过来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递给高速路口值班的同志说,“你们有什么需求,一定要告诉我,我来想办法。”她深知,一切困难都是小事,只有将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才是头等大事,给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才是当务之急。这个春节,她是“不孝顺”的女儿,是“不称职”的妻子,是“不合格”的母亲,但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她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共有党员23名,大疫当前,每个党员都报名请愿要求参战,在这场防疫战中涌现出一个个坚守的故事,令人感动!令人敬佩!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向来是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强烈要求在一线工作的主治医师冯文波、山习芳、乔兆秀、程旭、陈敬军……等等,无不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事,感动了无数的同事、朋友,城关镇卫生院形成了一个人人为抗疫做贡献想赴前线的好氛围!城关镇卫生院党支部把疫情防控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在此次防疫战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

《卫生院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